那天不小心轉到原民台,演的是:某山要開發,公家人員要拆原住民的房子,當然那房子必是所謂"非法"的,拆得有理卻讓人心酸,那是心酸的無理嗎?那一幕幕的畫面,情節....我想起小學的好朋友"甘".....

我不知甘是那一族人,她長得像湯蘭花,她們和族人住在海邊,一整排木材造的木屋,談不上簡陋,因為是新的,但很簡單.放學後都去她家玩,拔海菜她會煮成湯又炒飯給我們大家吃.那時候我們都叫她們番仔.有一天,我們又去她家,房子還是整排整齊的站著,只是屋頂不見了,很像現在的娃娃屋.......,幾十年後的今天,很久沒和甘連絡,從傳媒中看起來,雖然她們從番仔變成原住民,似乎並沒改變多少處境,只能想出一個辭:流離失所.

最後是小男孩望著城市的背景,看著看著真是茫:是家非家.整個台灣島人都像那小男孩,我們坐在那裡因為這是我們的家,我們只是觀望因為那不是我們的家.是的,我們觀望著: 看這島的人,吃什麼穿什麼住什麼,和什麼人交往,又發生什麼樣的事.........我們看著,或等著,什麼時候被掠奪從房屋,健康,乃至尊嚴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蘇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